Editorial

翻轉臺灣國民美食 — 蕈菇臭豆腐燉飯與臭豆腐沙爹串

Column

翻轉臺灣國民美食 — 蕈菇臭豆腐燉飯與臭豆腐沙爹串

如果臭豆腐不再只是它自己,還能成為什麼樣子?將臺式獨有臭味揉進西式燉飯與南洋沙爹裡,會是違和的呈現還是天作之合的美味?
時序緩慢地溜進秋天,一年就這樣無聲地走完了四分之三,於山居的最後幾個日子裡,特別能享受於自然中的美好。在水泥叢林裡鮮少能體驗的四季分 明,於夜晚沉浸在閃爍星海與蟲鳴聲裡;滿月時映照在地上的樹影;風來了,輕霧瀰漫而不自覺打顫地擁自己入懷,皆是山中秋日的風景。
季節的交替象徵轉化,秋天裡豐收的蕈菇也成了餐桌上的靈魂之一。某日下山進城逛超市,看見冰櫃角落的整理箱上頭掛著「臭豆腐專用」。心想,除了普遍臺灣人吃過的料理方式,還有什麼能夠把玩一番?腦海中串起了臭豆腐與蕈菇的搭配,如果全部熬進燉飯裡,會有什麼奇妙滋味!
蕈菇臭豆腐燉飯
【約 2⼈份⻝材】
① 雪白菇 半包                                        
② 金針菇 半包                                         
③ 杏包菇 1 支                                        
④ 黑蠔菇 半包                                        
⑤ 洋蔥    半顆                                            
⑥ 薑末 1 小匙                                         
⑦ 植物油 2 大匙
⑧ 泰國香米 1 杯
⑨ 生臭豆腐  2 大塊
⑩ 鹽 適量
⑪ 蔬菜高湯 500-800ml
⑫ 味噌 1 小匙

【作法】
①準備蔬菜⾼湯。將⾼麗菜梗、紅蘿蔔、海帶芽或昆布放⼊鍋中,加⼊⼀公升的⽔燉煮約⼀⼩時即可關⽕備⽤。
②生臭豆腐分切成 1.5 公分大小,已中小火將六面煎至金黃,取出備用。
③將雪白菇與黑蠔菇撕開、金針菇切成兩公分段大小、杏包菇切成丁。
④菇類放入煎臭豆腐的鍋子內,用剩餘的油以中小火將所有菇煸至金黃。
⑤加入洋蔥丁與薑末、鹽巴,炒到香氣出來、洋蔥末成半透明狀態。
⑥倒入洗淨的泰國香米,與鍋內所有⻝材翻炒約 2 到 3 分鐘,等米稍微出現些微黏性時,取一湯杓的高湯入鍋,翻炒到水份被米吸收至 8 成左右,再倒入下一湯杓,重複此步驟直到米的熟度約九分熟。
⑦將味噌與少許高湯混合至無顆粒狀。
⑧放入煎好的臭豆腐塊,再加入一湯杓的高湯與味噌糊,翻炒至個人喜愛的熟度濃稠度後,即可試吃味道微調鹹度,盛盤上桌。
Tips:
※ ⾼湯的⻝材也可以加⼊些許⿊胡椒粒,讓燉飯有胡椒⾹氣。若無法燉煮⾼湯, 也可以選擇市售的⾼湯塊,或以⽔取⽽代之。
※ 臭⾖腐塊也可以提前加⼊,透過燉煮過程更⼊味。
※ 酌量灑上⼀些花椒粉,讓⾵味更上⼀層樓。
 
原以為臭⾖腐摻⼊⻄式料理會⾮常詭異,沒想到卻意外地融合,雖然⻄⽅⼈可能無法欣賞,但⾝為臺灣⼈,臭⾖腐去到哪裡,我們就跟到哪去,可是⼀點都不違和,臭得很和諧呢。
純蔬臭豆腐沙爹串+特製花生沾醬
沙爹是所有⼈對南洋料理的既有印象之⼀,⽽蔬⻝版本的沙爹總是以猴頭菇製成。以臭⾖腐作為本體去醃製,⾵味獨特的讓⼈無法抗拒,搭上簡易版本的特製沙爹花⽣醬,總體來說離沙爹不遠,卻⼜別出⼀番滋味。

【沙爹醃料】
① 生臭豆腐 兩大塊 
② 香茅粉 1 大匙 
③ 紅蔥頭末 1 小匙 
④ 薑泥 1 小匙 
⑤ 薑黃粉 1 小匙 
⑥ 香料馬薩拉粉/咖哩粉 1 小匙
⑦ 鹽 1/4 小匙
⑧ 椰糖 1/4 小匙
⑨ 油 1 小匙
⑩ 麵粉 3 大匙(裹粉油煎用)
⑪ 竹籤 數支

【花⽣沾醬】
① 花生醬 1 大匙 
② 香料馬薩拉粉/咖哩粉 1/4 小匙 
③ 椰糖 1/2 小匙 
④ 醬油 1/8 小匙
⑤ 鹽 1/8 小匙
⑥ 檸檬汁 適量
⑦ 飮用水 1 大匙
⑧ 醬油 1 小匙
【作法】
✶製作沙爹串的前⼀晚先醃臭⾖腐。
 
① 將生臭豆腐正反兩面輕輕的劃出菱紋,再分切成約 1.5 公分大小,幫助醃料入味。
② 取一個乾淨玻璃罐,將所有醃料與生臭豆腐塊交疊置放,完成後蓋上蓋子搖晃讓醃料均勻覆蓋在每塊豆腐上。若覺得太乾,可以加入一些飮用水。
③ 放置冰箱至少一晚待隔日使用。
④ 隔日。將特製花生沾醬的所有⻝材放在碗裡,攪拌均勻後放置一旁。
⑤ 將醃製一晚的生臭豆腐塊取出。取一盤子倒入 3 大匙的麵粉,平鋪後放入臭豆腐塊,將每一面都均勻裹上粉。
⑥ 煎鍋裡放入足量的油,以半煎炸的方式將臭豆腐的每一面都煎至金黃即可。切記不用煎過久,表皮太硬口感不佳。
⑦ 準備竹籤,每支竹籤約插上三塊煎好的臭豆腐為最佳手感。
⑧ 裝盤,沾上花生沾醬即可⻝用。
全文攝影&文字 /  恩|N. 純植餐桌
September 2024
Continue reading...
訂閱我們的美好生活提案 — 每月編輯部的精選文章 let’s chat! chat!
Nice to meet you!
按下訂閱鍵即代表同意使用者條款與隱私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