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ial

三本選書Ep6:老派的摩登時代,平凡日常裡的獨特創意

Column

三本選書Ep6:老派的摩登時代,平凡日常裡的獨特創意

每幅日常風景,都是創造力的修行
當你想到「創意」或「創造」時,浮現在腦中的第一個想法是什麼?是認為自己「應該是個有創意的人吧?」還是自覺「從小到大,似乎都跟創意沾不上邊?」這兩種答案我都曾聽朋友提及。
藝術家真正的作品,是在世上的生活方式
對我來說,創意是很抽象的名詞,是突然靈機一動的靈感,也可能是洗澡時無意間冒出的點子,像是燈泡被點燃的那瞬間,似乎是無法練習,也沒有任何線索的,直到我讀了《創造力的修行》這本書後,改變我一直以來的想法,開始對創作與創意有不同的見解。
作者恰恰印證了他書中所提及的見解,不諳樂器、不會使用錄音控制台的他,卻是許多知名歌手及巨星如 Linkin Park、Adele、Ed Sheeran 的唱片製作人與幕後推手,製作的曲風千變萬化,包含鄉村、饒舌、R&B、金屬樂…等,顛覆每個人對音樂創作的想像,而這都源自於「創造力的修行」他在生活經驗中打開感知,從本質出發,也運用「創造力」拓寬生命的可能性。
 
身為一個需要不斷發想企劃、協助各類品牌發展的人,初讀此書時,我正在旅行途中,隨著飛機航行,思緒也跟著其中的文字遨遊,時常在每次翻頁時,與直擊我心的觀點相遇。作者以「修行」來闡述創作,也說明每個自認普通的人,都能透過練習來培養創造力,我們時常認為修行得跑到深山,創作或藝術得有特定的環境,但其實這些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你怎麼面對生活中遇到的人事物,是一種修行,如何將日子過得有趣好玩是一種創造,人人都是藝術家,創作的旅程中,你的作品、技法、獨特性都是其次,更重要的是你如何與世界連結,如何過你的每一天,當我們一再練習向事物開放自己的感官,我們就更能生活在持續開放的狀態,當我們專注於自己內在正進行的一切,感受情緒、思緒的節奏,就能找到豐富的素材。
童年的老派生活,餐桌上的味覺記憶
有記憶以來,童年回憶一直是鮮明且充滿味覺色彩的,也是我與家人津津樂道的話題,其中以餐桌記憶尤為深刻,我時常覺得自己是個外表與思想現代,嗜好與胃口老派的人,身為一個在外婆家長大的孩子,我的兒時記憶是以節慶作為節點,舉凡新年製三糕:年糕、發糕、蘿蔔糕,從洗米、淘米再到磨成米粉的各步驟全包辦,再到元宵搓湯圓,端午包粽子,盛夏洗愛玉…等等,我與妹妹常為外婆打下手,成為生產線的一員,那些當下不認為特別的時刻,現在都成為一幀幀難忘的畫面。
 
大疫之年是我最常下廚的時期,也恰好在書店遇見《老派少女購物路線》打開閱讀後就像進到時光機般,童年種種回憶浮上心頭,原來現在的我也成了一名老派少女,出外唸書獨立生活後,上市場採買、有了自己收藏的小吃店清單、開始學會挑選乾貨燉雞湯,手藝的養成原來是在孩時就種下種籽,疫情時的下廚做菜像動態冥想,廚房就是我的一方天地,也是我在混沌世界中能感受到平靜的事物。
作者深諳老饕之道,飲食作為人生大事之一,自然不可馬虎,五感是有記憶的,若聽覺記憶會帶你回到某個場景,那屬於童年的味覺則是在入口剎那,在心中湧起的一股暖流,美食不僅滿足口腹,更是繫起家庭的重要經緯,我們既老派又摩登,在人生洪流中,飲食扮演定位的角色,讓我們知道家在何方。
無遊客造訪的小鎮,以閱讀與提案力翻轉
每回旅遊到日本時,最常逛的就是書店,其中又以連鎖書店「蔦屋書店」最為常見,東京旅居時的定番散步路線,也有代官山蔦屋書店地標,書店是靈感的場所,時常覺得實體書店最難被網路書店取代的就是探索未知的體驗,因為一本書而遇見新世界,看見一頁而前往一座城市,這是實體書店的魅力。
 
蔦屋書店隸屬的 CCC 集團也將這份魅力運用在不起眼的日本小鎮──武雄市,武雄市人口僅約五萬人,卻透過企劃力,將圖書館打造成遊客慕名而來的地點,也帶動武雄市的觀光,而這正是創意提案的力量,也是《知的資本論》中所探討的真實案例,這本書由城市圖書館的誕生開始,談商業、企劃、工作自由與價値,沒有艱深的詞彙,能帶來不同視野。
上個月旅行至北歐,造訪了一直在自己清單中的芬蘭「赫爾辛基頌歌中央圖書館」這座超乎想像的圖書館,是為了慶祝芬蘭建國百年,由政府建造給國民的「百年大禮」更是「紀念公民參與民主的紀念碑」是芬蘭人送給自己的禮物。
設計團隊重新定義了圖書館,也表示不希望這座建築被「圖書館裡面只有陳列大量書籍」的傳統思維綑綁與限制,於是改造成類似「書局」的概念,也更像是市民中心,裡頭有餐廳、咖啡廳、電影院、可以租鋼琴、借球拍…等等,有人席地而坐冥想,也有家庭帶著孩子在兒童區唸童書,書店、圖書館是從古至今存在很久的場域,但經由「重新定義」與創意,為空間賦予更多想像與可能。
《知的資本論》中提到:「書籍與雜誌就是提案的集合體。而書店及圖書館擁有大量的書籍,在各地推動書店與圖書館創新,就是在各地建立提升智慧資本的據點。」當知識作為一種資本時,將成為能撬動固有認知、改變現況的關鍵。
 
三本選書,從在生活中的藝術、老派又摩登的飲食紀錄再到小鎮圖書館的蛻變之路,既相似也衝突,而其中差異正是創意最能被滋養的地方。
全文攝影&文字 /  Chelsea
September 2024
Continue reading...
訂閱我們的美好生活提案 — 每月編輯部的精選文章 let’s chat! chat!
Nice to meet you!
按下訂閱鍵即代表同意使用者條款與隱私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