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記憶以來,童年回憶一直是鮮明且充滿味覺色彩的,也是我與家人津津樂道的話題,其中以餐桌記憶尤為深刻,我時常覺得自己是個外表與思想現代,嗜好與胃口老派的人,身為一個在外婆家長大的孩子,我的兒時記憶是以節慶作為節點,舉凡新年製三糕:年糕、發糕、蘿蔔糕,從洗米、淘米再到磨成米粉的各步驟全包辦,再到元宵搓湯圓,端午包粽子,盛夏洗愛玉…等等,我與妹妹常為外婆打下手,成為生產線的一員,那些當下不認為特別的時刻,現在都成為一幀幀難忘的畫面。
大疫之年是我最常下廚的時期,也恰好在書店遇見《老派少女購物路線》打開閱讀後就像進到時光機般,童年種種回憶浮上心頭,原來現在的我也成了一名老派少女,出外唸書獨立生活後,上市場採買、有了自己收藏的小吃店清單、開始學會挑選乾貨燉雞湯,手藝的養成原來是在孩時就種下種籽,疫情時的下廚做菜像動態冥想,廚房就是我的一方天地,也是我在混沌世界中能感受到平靜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