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ial

專訪小水坑WOMB

Profile

專訪小水坑WOMB

與植物一起長成最適合自己的模樣
沿著山邊的路徑,開過幾個繞彎,眼前出現的是海港與渡船,這裡的生活依偎著自然延展,也讓小水坑選擇落巢此處──西子灣,「從頂樓看出去,這裡好像阿姆斯特丹的運河」期待能在此展開不同於以往的生活型態。
主理人培瑜在一趟歐洲旅行後,決定重新排列生活的順序,辭去原有的設計工作,「我想自己開店」那個在歐洲圈起的絢爛泡泡,裡頭有美不勝收的自然景觀、都市美感遍地開花,還有「生活原來可以這樣過」,畫面大量的下載著,Womb一聲,宇宙發出一個聲音,泡泡裡綻放出了小水坑。

「我想做一個讓大眾都可以接受的橋樑店家──好玩的植物店。」
小水坑以植物融入西子灣的生活,結合過去經驗與喜好,將平面設計、音樂、藝術混合其中,除了植物規劃,還有展覽與活動企劃,這裡更像是一間生活提案所。
踏入店內,珊瑚橘的霓光招牌吸住了目光,「這個意象是漣漪下方的生命,正積累著能量期待浮出水面,就像子宮裡準備出生的孩子」這樣的狀態對應著創業初期的她,期許著能有更多人能透過這個空間被看見,也希望能孕育出許多不同的可能性。此外,還有一片牆面、頂樓圍牆與許多視覺標示都是珊瑚橘色,「這是西班牙常見的顏色,那是一座生命力與創造力都很豐富的城市,氣候跟居民一樣熱情,讓我想起高雄,一樣的浪漫不羈。」這樣的氛圍,讓許多有相同感受的人事物主動迎向小水坑。
在一個頂樓淹水的午後,面對要清理的煩躁,培瑜心裡囤著不好的情緒,「但我的法國朋友──阿謝看到這個場景,竟不加思索地一腳踏入水裡,還吆喝著一起跳舞,我們一群人玩得好開心。」「我想學音樂,但總覺得困難而凍結行動,某次在阿謝家的時候,他把自己的DJ台讓給我練習,自己拿著手邊的生活雜物敲敲打打出節奏,瞬間,我們就像一個實驗樂團。」阿謝形塑了小水坑的心理狀態,那種能轉化情緒與觀點的隨興,和嘗試創造與實驗的勇敢,將小水坑養出了療癒與促咪的基底。
「還記得小水坑第一個展覽,藝術家在牆上作畫24小時,我看著他的付出,也督促自己一定要讓他們被大眾看見,甚至過度在意作品販售成效…等,長期以往導致嚴重的內耗」,這些時刻,培瑜透過「內觀」觀察呼吸,察覺瀕臨失調的情緒,並將其安撫下來,感受皮表及體內細胞的變化,尋找內心的平靜自在,回歸專注自我。
我們繞著植物觀看,同時也被店內的植物圍繞著,每一處的陳列都是培瑜手作的森林。在汲汲營營的狀態下,照護植物是緩慢生活的一劑配方,「我每次照護植物的時候,看著他們很chill的姿態,心裡就會覺得『嗯~這就是他適合的位置』,也會很直覺的反射『現在也是很適合我的樣子』,我相信你以後養植物也會有這種感覺的」培瑜笑著說。
習慣早餐泡著一杯飲品,到頂樓看著海港的船隻進出、居民有目的地的奔走,是培瑜開啟一天的日常儀式,工作與生活好似沒有太多界線的切割,去市場買菜的路上,會探詢著街邊小店、五金材料行…等,走著走著,重複著簡單的步伐,「心靜了下來,專注地觀察事物,就能發現萬物的美。」好像瞬間明白了,小水坑出其不意的趣味,能與大眾有深刻的共鳴,都是來自於與生活平凡的連結。
小水坑WOMB @womb66
營業時間:四-日15:00—20:00
地址:高雄市鼓山區哨船街66號

攝影 / @ccwciao
文字 / Ling
Continue reading...
訂閱我們的美好生活提案 — 每月編輯部的精選文章 let’s chat! chat!
Nice to meet you!
按下訂閱鍵即代表同意使用者條款與隱私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