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設計師的實驗性自建工作室,不只永續也追求與自然共生

2024.07
London, United Kingdom, 6,165 miles from Taiwan
設計師的實驗性自建工作室,不只永續也追求與自然共生
英國Commonbond Architects 的建築師 Kate Nicklin 和 Graham Mateer ,以實驗性、省錢為目的,啟動了長達二年的自建工作室計畫,甚至自行承擔所有工程,從YouTube、書籍查找相關實作資料,最終以不到台幣100萬的預算完成,更落實使用永續建築材料,加上特意下沉一米的高度設定,讓工作室被花園綠意包圍,偶爾還能和路過的狐狸相互對望!
大麻混凝土建築、大量DIY,創造永續與獨創性
工作室坪數不到9坪,由兩個相互連接的空間所組成,當初決定自建工作室時,夫妻倆就決定實驗性地使用大麻混凝土作為透氣生物循環建築材料作為圍護結構和隔熱層,「大麻混凝土是一種天然的建築材料,具有強烈的蓄熱能力,隔熱佳但又具有透氣性,冬暖夏涼之外,還可以吸收碳、最終生物分解。」Commonbond Architects說道。 
而作為建築師,他們不僅節省大量資金,更致力於永續性和獨創性,例如DIY木窗框取代雙折疊框架,另外,地板的實心榆木板,則是兩人使用回收的舊桌面進行加工、鋪木板、打磨和上油等工序所完成。不僅如此,就連花園也是由兩人設計,部分野生、部分經由精心策劃,裡頭長滿對野生動物而言友善的高大植物和池塘,小樹則可以為鳥類提供遮蔭和庇護。
室內高度下降搭配開窗位置,與動植物親密互動
Commonbond Architects提及這座建築不僅是為了永續發展,也期望與整頓後的花園產生連結、引發沉思,創造出一個寧靜、隱密的場域。因此,工作室的地面特意下降約一米的高度,使花園的水平和桌子頂部呈現對齊,如此一來創造出罕見的視角,讓待在室內的人可以在樹葉下方和樹葉之間,巧妙地與來訪的動物們四目相對。更由於面向東側、通往花園的大窗戶設計,即便坪數不大,室內卻異常開闊寬敞且光線充足舒適。 
當然,包括開窗位置角度也是別有一番設計考量,像是朝西的廚房,除了有大型高層窗戶,一組較為低矮的小窗,不但能一窺長滿野花雜草,還能時常看見訪客-狐狸逗留。而光線穿過樹木和植物所產生的斑駁影像,更成為黏土漆牆特殊的風景;池塘裡的水則倒映在懸挑屋頂的裸露橫樑上。透過此次自建過程,倆人更關心建築對生物多樣性和廣闊世界的影響,也因為花費長達二年的時間,讓他們更加重視設計上的小細節、人性化風格,未來也期望能為業主提供與自然連結、使空間充滿活力的設計!
Continue reading...
訂閱我們的美好生活提案 — 每月編輯部的精選文章 let’s chat! chat!
Nice to meet you!
按下訂閱鍵即代表同意使用者條款與隱私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