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

從縮小的人物一窺藝術家眼中的微型世界

2025.03
Being creative
從縮小的人物一窺藝術家眼中的微型世界
不知你是否曾經注意過路邊不經意的角落?曾經想像過蝴蝶與小小的人互動;又或者是日常用品也成為小人物模型的禮服、等待區的座椅;飲料盒裡也能自成一個無限的世界。這樣有趣又新奇、白日夢成真般的藝術品,透過小人物模型,讓人身歷其境。 這次木介生活介紹三個以小人模型為創作主軸的微型藝術家,從他們眼裡刻劃出不同的世界與想法,讓人耳目一新的同時,又能以新的觀點與角度觀看世界,跟自己內在的感受相互呼應,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Slinkachu
英國藝術家Slinkachu 喜歡把小人物放置在街頭,以自然、街景環境作為大多數的靈感,再以相機拍攝其創作。照片的呈現多由近至遠,透過他的擺設與拍攝,彷彿在日常生活中,隨意往某處一看,就能瞥見他眼中的小世界。其中,小人物所呈現狀態跟背景街景經常有所呼應也是其有趣之處。 
從2006開始,Slinkachu創作完這些小人物並拍完跟街頭景物互動的照片後,他會把小人物留在街頭擺設的作品裡,在這些街頭的一角,無論人們是否會剛好發現,或是無意間破壞。
 
「路邊的標語、廣告,都想要越大越好,越多人看見。但我想做的是有點像秘密、不可見的。」

「或許這微小又不易看見、自成一格的事物與小人物的互動,也反映了某些時候,在廣大人群中仍會感到迷失、孤單的狀態。」他曾在專訪裡說道。
除此之外,他也喜歡使用昆蟲模型創作與小人物們互動,讓對於跟昆蟲互動的自由想像,又多了許多角度。無論是融入自然環境的作品,或是昆蟲與小人物矗立於一小角街邊的水泥地中形成的自然與都市對比,都讓人感受有種小時候曾做過的白日夢成真的感覺。其中幾個昆蟲有關的系列,讓人觀看的同時,也可以與個人經驗連結,試著感受其中的隱喻。
田中達也
Instagram擁近400萬粉絲的田中達也,從2011年開始,從未間斷地在社群平台發出微型藝術作品。日常看來再普通不過的小物件,都能在他的手裡打造出從未想過的全新視野,每次看田中達也的作品,都能讓心裡發出一陣驚呼:「原來這些物品在他眼裡可以延伸出這樣的全新詮釋。」

透過縮小的人物模型,彷彿隨著他的攝影走進了屬於田中達也的微型世界,在其中,入耳式耳機可以是燙髮罩、各色哨子是等待區的椅子、竹輪是合唱團團員。
這些各國、各年紀的人都可以輕鬆看懂並會心一笑的作品,成為了他的創作主軸,為日常生活增添了不同的觀看方式,每次點開都會期待他的視野裡帶來的有趣角度與感受。
 
曾在廣告公司裡當過藝術指導的他,因緣際會開始拍攝自己的微型作品,從搜集的微型人物中挑選出適合的姿態與日常用品組合搭配,成了獨一無二的有趣觀點。
辦過許多展覽、社群也累積許多追蹤,還是維持每天發文的頻率,除了耐心與毅力外,也讓人欽佩其源源不絕的創意來源。他也曾在個人專訪裡透露:創作靈感多來自於日常用品採買&陪孩子玩的過程,「有時完成作品也會讓孩子看一看,若孩子看得懂的作品,大部分人也能明白。」或許這就是他的作品能傳播度這麼高並人氣歷年來不減的原因吧。
陳閃
最後一位作品中也出現小人物創作的香港藝術家陳閃,與前兩位的不同在於:善於用模型創造出小人物所處的空間,也利用3D列印,做出各形各色、各個姿態的人們,並組合出發人深省的作品。
 
其作品多聚焦探討當代社會的狀態,對比出都市人類會感到的孤獨感受,及關心地球暖化、社會時事等議題,讓人觀展的同時,從展品對應到日常生活的反思,進而引起廣大的共鳴。
去年在台南的微型個展《無限樂園》,受到許多關注與欣賞,從台灣常見的夾娃娃機到各式社會觀察,彷彿走入藝術家創造的小世界裡,因為使用模型燈光製作鏡像的關係,看進去就像是個無限的世界,觀看時便沈浸於藝術家創作出的無盡空間,小巧而精緻的內容物佈置,讓人不自覺想找出更多藝術家隱含的更多細節。

搭配也一起縮小的人物、動物模型,還有刻意相呼應的外盒,更能全觀及完整地理解他想呈現的創作理念,這種帶點趣味的方式,反襯某些已發生或固化的社會議題,讓人更能在欣賞作品的同時,有更多的反思與延伸。
文字 / 洪射
Continue reading...
訂閱我們的美好生活提案 — 每月編輯部的精選文章 let’s chat! chat!
Nice to meet you!
按下訂閱鍵即代表同意使用者條款與隱私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