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汲取在地元素,倫敦飯店重現戰後現代主義美學

2025.03
London, United Kingdom, 6,165 miles from Taiwan
汲取在地元素,倫敦飯店重現戰後現代主義美學
這間位於倫敦聖保羅大教堂旁的Club Quarters Hotel St Paul's飯店,在設計事務所Holloway Li的重新裝修下,將建築本身豐富的戰後歷史遺產,融入雕刻木牆、義大利手工磁磚、熔岩石桌,更導入數位建模、在地工藝的獨特匠心,形塑經典歷史魅力與當代設計並陳的旅宿樣貌。
結合數位和手工藝,轉化建築雕刻語彙
進入大廳,映入眼簾的是十米長的櫻桃木雕刻牆,靈感來自建築外牆的波特蘭石浮雕和中世紀藝術家Geoffrey Wickham的銅雕作品。先以數位建模轉化建築的歷史符碼,與在地工匠合作以CNC機械雕刻,再運用手工細心雕琢細節,模組化拼板的設計更讓過程化繁為簡。整體牆面以厚實木質嵌入古銅鑲邊,在光線的照射下,賦予深邃的光影層次,也無形拉深空間感。Holloway Li設計工作室提到,「藉由歷史建築與數位工藝對話,重新詮釋戰後設計的樂觀精神。」
迎賓櫃台結合咖啡吧的複合機能,吧台造型呼應原始的建築語彙,貼覆石材柱體與銅質線條增添詮釋古典的對稱美感。背牆則使用來自義大利的手工釉磚,深淺交錯的苔綠色調為空間注入清新自然的韻味,牆上更嵌入以磁磚拼貼而成的裝飾畫,形塑視覺層次。 
同時增設自助報到區,使用與櫃台相同的橡木、銅鏡與長虹玻璃,延伸整體空間語彙。天花安排波浪狀的吊燈,則是與燈光設計師Joe Armitage合作的作品,運用紙質材料懸垂於鋼骨結構,從紙中透出的光影,形塑曖昧朦朧的氛圍。
融入共享概念,打造多元複合空間
為了因應現今的多元工作型態,大廳增設共享空間作為飯店公共活動的核心,中央訂製五米長的藍色熔岩石桌,亮麗鮮豔的藍調與黃銅燈具形成對比,周遭更搭配獨立工作區、沙發區、半圓形卡座,從日間工作到夜間社交放鬆,都能靈活轉換場域功能。
延續公領域的語彙,客房著重機能轉換與情感連結。Holloway Li表示:「我們設計一系列可變動的家具配置,空間能在放鬆與工作之間自由轉換,因應旅客的多元需求。」家具選用Carl Hansen扶手椅,傳遞中世紀現代主義的美學;檯燈則將中世紀的立燈重新詮釋,傳承經典形式的同時,也融入當代語感。床頭板以直紋設計呼應大廳,搭配天然黃麻地毯,增添溫潤的居家氛圍。 
整體飯店更運用藝術作品與在地文化呼應,梯間採用當地藝術家Phoebe Boddy的畫作,呼應聖保羅教堂周圍的橘子樹景致。客房掛畫選用普普藝術先鋒包洛奇的作品,致敬戰後的藝術創作浪潮。
設計 / Holloway Li 
攝影 / Nick Worley、Adam Firman
Continue reading...
訂閱我們的美好生活提案 — 每月編輯部的精選文章 let’s chat! chat!
Nice to meet you!
按下訂閱鍵即代表同意使用者條款與隱私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