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特別想兜風呢?難忘的兜風回憶發生了什麼事?
身為攝影師,平時最常使用的感官是視覺,而兜風像是讓其他感受接手生活的儀式。一個無聲勝有聲的伴、一台經典老車、一杯淺培咖啡,以及最重要的——音樂,構成了一趟心滿意足的兜風。
請與我們分享你的兜風歌單。
這份歌單約略可以分成兩部分。我將爵士樂放在較前面的排序,如歌單的前半部(第1至5首)。爵士樂是我從小就喜歡的音樂,以前家裡經常播放著偏向鋼琴演奏類型的音樂,或許是耳濡目染,我很自然地對這類型的音樂產生共鳴。每當需要沉澱或試圖要讓自己慢下來時,爵士樂總是最合適的背景聲,它能引領我進入很放鬆的心境。
什麼時候特別想兜風呢?在台南兜風是什麼感覺?
兜風之於我,並沒有什麼必備的要素,一切都很隨興自由,但絕不能沒有音樂——NO MUSIC , NO LIFE!若少了音樂,我應該也不會去兜風了吧(笑)。
請與我們分享你的兜風歌單。
說起來很有趣,我聽音樂的模式並不是時下任何音樂串流平台,而是從大學時期陪伴我至今的iPod nano 6,經過15年,雖然它在前些時日壽終正寢,我很幸運又遇上同一台二手轉售,它的輕巧靈活,非常適合我這個老派使用者。
什麼時候特別想兜風呢?理想的兜風是什麼模樣?
因為住在比較偏遠的山區,若要出門就必須開車,在我一個人下山要去工作的一個小時車程中,通常是我最享受的一段時光。擁有一個明確、具體的目的地這件事,通常是兜風的必要要素,一旦啟程,在抵達前對目的地的想像,總是讓我非常期待。
請與我們分享你的兜風歌單。
在構思兜風歌單時,剛好在度假的我們一家,遇到了好友熊寶貝的主唱,自從那天,我就以此去找同個時期我常聽的歌、拍過的樂團,包含1976、滅火器⋯等。延伸出去,又想起許多在國外音樂祭曾聽過現場的歌,每當聽著歌單中的歌曲,都會浮現熟悉的記憶;我也發現自己偏愛吉他和鼓聲明確的歌,像是摩登少年的前奏、黃昏公路的前段堆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