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ial

第十六輯:粉食姨母

Column

第十六輯:粉食姨母

「 抓北韓間諜的第一線就靠她們了!」
「 粉食店姨母問你感冒好一點沒?」確診後康復的那天,剛踏進咖啡店裡,老闆問我的第一句話。
每個韓國社區裡,都一定有幾家粉食店,賣的是可以快速填飽肚子的各式澱粉食物,例如辣炒年糕、紫菜飯卷、炸地瓜、炸冬粉捲、魚板湯等等,比較華麗的會加入血腸(韓國的豬血糕)跟餃子,偶爾幸運的話,會遇到賣烤雞串的。這種快速塞飽自己的銅板美味,是所有韓國學生放學,往補習班路上的必吃傳統。
但其實,我剛來這裡的時候,超不習慣粉食店的阿姨們,表面很親切,實際上就是行動監視器,她們超喜歡聚在一起觀察放學後的學生,或是社區的組成人口,「妳昨天晚上很晚回來吼?」「是不是又喝酒了,臉好腫!」「妳買新的鞋子喔?」「你怎麼才回台灣5天?」「昨天沒坐上公車吧?看妳一直跑!」偶爾會承受不住到,情願多繞10分鐘的路回家。
 
朋友們也偶爾會開玩笑,抓北韓間諜的第一線就靠她們了!
 
不知道是隨著年紀漸長,減少了敏感,還是各種反應均無效後,終究消磨了我的抵抗意志,漸漸的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
「妳如果住在南部的話,就更躲不過她們。」 告訴我這個故事的是民宿的客人。
 
小時候在光州長大的他,媽媽在咖啡店上班,跟現在的咖啡店不一樣,當時有很多19禁(韓國年齡)咖啡店,店裡有坐檯小姐,也有稱作「外送咖啡」的到府性服務。他媽媽常常上班到深夜,從小他就有一餐沒一餐,在學校也很容易被欺負,鄰里間的大人也不太願意幫助他們。只有一對開著發財車在學校對面賣辣炒年糕的夫妻,常常會用「反正也賣不完」 的理由,讓他收下很多辣炒年糕、血腸(韓式豬血糕)還有魚板湯。
那對夫妻是他的鄰居,平時沒有什麼交集,透過日常觀察與一些傳聞,大概知道他是需要幫助的孩子,這樣的伙食吃了3年,高中畢業後,他就來首爾發展了。回想有好幾次,他都差點放棄自己,想要跟著幫派的人一起討生活,但總是一走出校門,看見阿姨的揮手,招回了他的良心。
 
回到光州後,校門口的發財車已經不見,但靠著社區裡依舊活絡的粉食小舖,讓他得以找到他們,「即使我現在也不算是很成功,但至少有能力把當年的飯錢還給他們。」 他幫他們換了一台現代汽車,還有新的電視跟洗衣機。
那天參加完朋友的婚禮,從中午喝到了晚餐時間,背著麒麟搖搖晃晃地走回家,經過粉食攤時,阿姨依舊沒有想要放過我「妳室友已經回家了,妳怎麼現在才回來?」 頭真的是痛到只能給阿姨一個微笑,順手比了一下麒麟,示意我要回家了!阿姨招了一下手,從攤子裡走出來,給我一支釜山魚板跟一杯湯,「先喝一喝,不然明天你頭會痛死!」
 
拉我坐在門口的位置,一邊問我書寫完了嗎?一邊又撈一盤年糕給我,再切了一盤豬肝給麒麟「狗吃這個很好。」  看著她手腕的貼布「 姨母,我們也認識8年了耶!」她停了一下,若有似無的想了一下後「對耶!那妳到底什麼時候要結婚!妳知道社區裡有多少人在等妳的請帖嗎!」 
在被煩死之前,決定先牽著麒麟走回家,跟我們擦身而過的是一對情侶牽著一隻貴賓狗,待他們準備坐下時,背後傳來了姨母的聲音「不好意思,我們店裡不能帶狗來!」 年輕情侶驚訝到結巴的問:那...那是 ? 「喔!那隻博美是常客。」  那鏗鏘有力充滿自信的對答,荒唐到我一路笑回家。
之前看過一個報導,台灣人評選最過譽的韓國食物,冠軍是辣炒年糕。不可否認,走在明洞、弘大等觀光區的街邊,那一攤攤浮腫的年糕與泡爛的魚板,真的很難讓人喜歡。如果有機會的話,走入在地社區裡的粉食小攤,看看那些用靈魂滋潤的肥胖年糕吧!
全文攝影&文字 /  Summer.Z
June 2025
Continue reading...
訂閱我們的美好生活提案 — 每月編輯部的精選文章 let’s chat! chat!
Nice to meet you!
按下訂閱鍵即代表同意使用者條款與隱私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