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讓劇場越獄 — Clean Break 如何讓女性受刑人重掌敘事權?

2025.06
Artist
讓劇場越獄 — Clean Break 如何讓女性受刑人重掌敘事權?
風灌進排練室,推開一扇老舊的窗,斜斜的舞台燈光照在木地板上。一個女人跪在中央,身體止不住顫抖,她低聲唸著台詞:「我不是一個壞媽媽……只是,來不及了。」
這不是什麼大劇院的公開排練,而是倫敦某間女性劇團 Clean Break 的工作坊現場。來到這裡的女性,有些剛離開監獄、有些還戴著電子腳鐐,但她們不再只是「社會問題」,而是創作者與演員,也是正在練習重新說出自己故事的敘事者。 
Clean Break 的故事,始於一次監獄裡的相遇。1970 年代,英格蘭北部達勒姆監獄(HMP Durham)歷經暴動與「不人道」管理爭議後,將原本關押火車搶匪的 H-Wing 改為女性囚犯收容區。在那段冰冷沉默的日子裡,Jacki Holborough 和 Jenny Hicks 一邊服刑,一邊尋找能讓自己喘息的出口。

在獄長全力支持下,她們從改編童話的喜劇小品開始,逐步集結 20 多位獄友,成立了劇場工作坊,並創作《Efemera》——一齣拼貼獄中女性經驗的作品,講孤獨、夢境與身體記憶的裂縫。演出當晚,觀眾席中出現一位特別來賓——約克藝術中心的藝術總監,他深受感動,當場邀請她們前往劇院公開演出。
儘管面對政府的種種限制,演員不得透露囚犯身份,她們仍排除萬難,以「Ask’em Out」(為Ask them out 的俚語縮寫,有走出囚禁的寓意)為名登台,成為英國首支獲准監外演出的女性受刑人劇團。

這場演出激起強烈迴響。其中,由 Jacki 創作的劇本《A Question of Habit》獲得英國 Koestler 獎,這是專門頒給曾服刑或已出獄者的重要藝術獎項,被視為這個領域最高的肯定。是專門頒給曾服刑或已出獄者的重要藝術獎項,被視為這個領域最高的肯定。出獄後,她受邀於Royal Court Theatre 倫敦皇家宮廷劇院進行朗讀演出,台下觀眾正包括剛重獲自由的 Jenny。

那場重逢,讓她們更加篤信——戲劇可以改變人生。於是,她們攜手創立劇團,無懼標籤與過往,只為投出一句簡單卻有力的提問:「如果我們也能演戲、說故事,這個世界會願意聽我們說嗎?」    

《A Question of Habit》上演後,Jenny 和 Jacki 重逢並展開巡演,Clean Break 應運而生。
於是,自 1979 年以來,Clean Break 走出了一條與主流劇場截然不同的路。她們不招收所謂的「專業演員」,而是邀請那些社會往往不願看見的身影——剛出獄的母親、仍戴著電子腳鐐的年輕女孩、曾在庇護所過夜、被制度貼上「危險」標籤的她們。走上舞台的她們並非為了「表演」而表演,而是試圖用戲劇說出複雜卻被忽略的現實,把真實經歷轉化為改變社會的力量。
▲ Clean Break 劇團與市長一同合照於霍洛威女子監獄(HMP Holloway)外

在這個以「受創女性」為主體而生的劇團中,誕生了多部撼動人心的作品。其中一齣代表作《Dixon and Daughters》,講述一名女性服刑三個月後出獄、試圖重新開始人生的故事。

主角 Mary 回到家中,卻發現繼女 Briana 依然糾結於過去的創傷,她們被迫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帶著未痊癒的傷口相遇。一場關於責任、記憶與原諒的對話如風暴般捲起,在碰撞中撕裂、也在撕裂後逐漸和解。這部作品曾登上倫敦國家劇院,引發巨大迴響——並不是因為它「幫助了受刑人」,而是它讓所有觀眾都開始反思:「我對『犯錯』的想像,是否太過狹隘?」也曾有觀眾回應道:「我以為我來看的是一齣戲,結果看到的,是我媽媽從沒說出口的青春。」
到了 2025 年,Clean Break 持續將視野拓展至制度底層更多被忽視的群體。與赫特福德大學共同推出的《Scences from a Lost Mother》,再次回到一個沉默且痛苦的提問——那些在監禁中懷孕、或被迫與新生兒分離的母親又該如何呢?

這場表演由一群曾在體制邊緣生活的女性親自創作與演出。靈感來自 Laura Abbott 博士的研究《Lost Mothers》,透過一段斷裂卻真實的敘事,觀眾得以直面母嬰分離、心理健康惡化、共居制度的限制、醫療資源的不平等,以及第一線工作者在失衡體制中的兩難與掙扎。 
與 Clean Break 多數作品一樣,《Scenes from a Lost Mother》不只是一齣戲,更是一場對社會結構的提問。作品除了以表演形式外,也再轉化會議、研討會與教育工作坊為等呈現形式,試圖將制度性的壓迫轉化為可交流的現場,計畫也將一路延續至今年七月底,這齣作品將不只停留在舞台,而是成為推動社會理解與討論的具體行動。
所以,與其說 Clean Break 是一個劇團,不如說她們是一群透過劇場實踐,長期關注社區與女性受刑人處境的藝術行動者。她們不只深耕自身社群,也積極走出同溫層,與風格各異的單位展開合作。無論是主流劇場如 National Theatre、Almeida Theatre,還是關注教育與社會支持的大學、機構,如Birth Companions,都能看見她們的身影。透過這些跨界協作,她們將理解創傷經驗的實踐方式,帶入更多排練場與教學現場,讓劇場真正成為一個更安全、更有同理心的共創空間,協助曾經歷創傷或服刑的女性,重新找回自己的聲音。

她們開設的課程,譬如《Rewriting Justice》是透過劇本創作,引導女性在監所或社區中書寫創傷、重建自我敘事,許多人也因此首次感受到「被聽見」的可能;而《Leading With Kindness》則針對劇場工作者設計,教導如何在排練過程中建立安全界線、照顧創作者與觀眾的情緒,將照護視為創作的一部分。
所以如果你願意靜下來看一場沒有明星的戲、坐在黑暗中,與台上陌生的女人一同在沉默裡對峙,那你可能會理解,「表演」從來不只是娛樂,有時只是讓人不再被視而不見的一種方式。 
圖片來源 / Cleab Break 官網 Clean Break 臉書粉專
⽂字 / 薇伊
Continue reading...
訂閱我們的美好生活提案 — 每月編輯部的精選文章 let’s chat! chat!
Nice to meet you!
按下訂閱鍵即代表同意使用者條款與隱私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