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ial

Ring Ring Gallery 《Chapter 0 : Birthday》展前聯訪 EP2

Profile

Ring Ring Gallery 《Chapter 0 : Birthday》展前聯訪 EP2

Jun616xteen x Objects Ark x 移動的鍋子 x eyecandle
有時候,我們形容創作像是種下一顆種子;也有人說,它更像一個人的誕生。這一集,我們從另一個角度靠近創作的開始——如果品牌是一個人,它今年幾歲?它的性格如何?是否也曾經歷成長的迷惘與猶豫,並一次次重新出發?
本篇收錄四位創作者的故事,透過回應 Ring Ring Gallery 首展《Chapter 0:Birthday》,展開風格各異的答案。從品牌性格的想像,到創作歷程中的變與不變,他們如何看待誕生與循環?又如何在停留與變動之間,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Q

如果你把自己的品牌、創作視為一個人,你會說他今年幾歲?他的性格是什麼?

A

Jun616xteen - Yvonne:這個品牌其實就是我自己。它的命名源自我的生日,所以當提到「誕生」這個主題時,就會想到四年前創業的那個起點——那個正在重新誕生的自己。

Jun616xteen是一個具有包容性的人。展現自己魅力的同時,也不忽略與周圍人事物的關係,努力以友善的方式去兼容世界。這樣的性格,來自品牌創立之初那份對大自然與動物的喜愛,那是一種隱形卻具有穿透力的美好體驗。我相信,如果我們能在享受自身魅力的同時,也珍惜環境,那將是一種理想的雙贏。
 
當然,品牌的性格也不是一開始就清晰的。前幾年我們仍在摸索,經歷了一些動盪,但始終堅持初衷——希望我的設計能成為一個「更好的選擇」,透過設計出既美觀又耐用、不容易被淘汰的作品,就能減少過度消費,實現我所追求的「善的循環」。在我心中,真正的主角永遠是使用它的人,我的包款從來不是為了喧賓奪主,而是作為一個點綴,讓每個人更好地展現原有的魅力。
Objects Ark 舟舟物物 - Henry Amouriq:「舟舟物物」是我和三位朋友共同創立的品牌,對我而言,它就像一個小家庭。靈感來自「諾亞方舟」:諾亞將自己喜歡的動物放進方舟,而我們則把自己喜愛的創作與選品放入這個品牌,希望與大家分享這些特別的物件。品牌成立至今約一歲兩個月,它就像一個剛出生不久、正努力長大的孩子。前一年半的籌備期,就像是懷孕的過程——默默準備、細心打磨,直到作品推出的那一刻,才算真正誕生,雖然年紀不大,但也逐漸展現出自己的個性。
 
如果要形容它的性格,我會說它是安靜的。它不會催促你,也不會大聲呼喊「快來看我」,而是靜靜地待在一個漂亮的角落,等待你走近。有些人第一眼看到我們的椅子,可能不覺得特別吸引人,因為它的風格較為低調,但當你仔細看,就會發現它藏著許多細節與可能性。這個品牌是溫暖的,不是外放的那種熱情,而是一種能陪伴在你身邊、融入日常生活的溫暖,我們希望它能像朋友一樣,走進每個家裡,帶來一點不一樣的風景。
移動的鍋子 - 星星:我們的店今年剛好七歲,和我女兒小鍋子同歲。家裡的狗狗也是七歲,但以狗來說,這大約相當於人類四十幾歲。這個比喻很有趣,我常覺得我們的店也是如此——雖然實際年齡寫著七年,卻擁有超過這個數字的成熟感。對很多店來說,七年不算短,也不算長,百年老店看我們還只是孩子,可是對三五年就結束的新創,七年已經跨過一個重要的門檻,像是走進下一個階段。如果要用人類的年齡來比喻,它大概是三十幾歲,不再是剛開店時那種全力衝刺,而是穩定下來,有自己的節奏。
 
品牌的性格也隨著時間成長。剛開店時,因為是獨棟建築改造的空間很新穎,大家常以為我們是「網美店」,吸引了不少追求流行的人來拍照、打卡。隨著時間累積,品牌也慢慢轉變,現在更多的是熟悉我們的老客人,他們漸漸像朋友一樣來往,大家不再只看漂亮的外表,而是感覺到這裡多了深度。這間店像一個成熟的女性,有知性,也能溫柔地和客人交流,對我來說,我也有更多空間和餘裕,把甜點背後的故事好好說給人聽。現在的它,不需要刻意證明什麼,就能自然地展現自己的個性。 
eyecandle - 凱文:對我來說,eyecandle 就像是我的作品,也是我的孩子(笑)。現在的它,大概是個剛上國中的年紀,剛脫離兒童期,正處於最有趣、最能發展的階段。這個時期充滿可能,也最適合嘗試各種新方向。除了即將在九月開幕的 eyecandle 松菸炊事場,我們也希望在未來兩年中,讓品牌持續突破,走出與過去不同的路,探索更多香氛的可能性,甚至是全新的商業模式。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從創作出發、不斷進化的過程。
如果說品牌的性格是內在氣質,那麼「變化與停留」則更貼近創作者實際的行動。面對靈感、壓力與現實條件的交錯,每個人處理變動的方式也截然不同。在創作中,他們如何與變化共處?又是什麼讓他們選擇放慢、堅持,或重新啟動?
Q

在創作中,你怎麼處理「變化」與「停留」?你會主動追求變化嗎,還是等它來?

A

Jun616xteen- Yvonne:創業的第一年,靈感和熱情都很充沛,幾乎沒有所謂的壓力,所有事情都很自然地成行。但到了第二年,壓力漸漸浮現,因為是「自己設計皮革」,開發期非常長——皮革就像寶寶一樣,從打樣、調色、測手感到確認結構,每一步都要抓準時間,稍有延誤,新款就可能無法如期推出。那時我確實有些拉扯與迷惘,畢竟如果一季只能推出一個包款,拍攝與企劃的成本分配就會變得很為難。雖然我知道自己需要沉澱、需要感受情緒才會有靈感,但現實中不可能永遠等待,所以到了第三年,我選擇放慢節奏。

我常問自己:「怎麼做出更好的皮革、更友善環境的選擇?」作為一個來自台灣的品牌,我希望設計能與土地產生深刻連結。我的做法是先列出一張清單,整理台灣人日常熟悉的素材,像夜市、小吃店、燒烤店常見的牡蠣殼,是大家習以為常的東西,但我發現牡蠣殼其實可以透過加工變成皮革;再想到台灣人對「茶」的熱愛,無論是手搖飲還是品茶文化,也啟發我嘗試將茶葉渣融入製程。因此,今年我們選用了三種回收素材:鳳梨葉、茶葉渣紗,以及 RPET 進行嘗試。對我而言,「變化與停留」的平衡,來自不斷向外觀察與走訪,重新連結土地、累積靈感,然後再繼續出發。
Objects Ark 舟舟物物 - Henry Amouriq:我算是一個積極的人,喜歡讓自己保持忙碌。品牌也跟著我一樣,不斷在動,有新的活動、新的商品、新的靈感要實現。對我來說,變化是一種自然的狀態,不是等著它發生,而是主動去尋找、去畫、去想像新的可能。我平時習慣一直畫草圖,有些會先放著,過一段時間再回來看,常常會發現「這裡可以再加點什麼、那裡也能修改一下。」對我而言,創作需要時間沉澱,但那個「停下來」並非靜止,而是讓想法繼續發酵。
 
我的靈感來源很多,例如 Bauhaus 時期的風格、1920 年代及 60、70 年代的色彩與材質,那些老家具對我來說都是重要的啟發。我們也一直希望椅子的設計能延伸出更多版本,而不僅僅停留在最初的樣子。目前已經有 v ersion A(原始版本)、不鏽鋼版、烤漆版,也嘗試了其他材質的搭配。我希望這張椅子能像一個 icon,不斷長出新形態,能與不同的藝術家合作,或與不同品牌產生連結。所以對我而言,變化是一種循環的延續,讓過去與現在不斷對話,創造出新的東西。
移動的鍋子 - 星星:我覺得變化和停留不是完全分開的,而是同時存在的,那更像是一種「在停留中尋找變化」的狀態。一開始,也會在意市場需求,擔心客人喜不喜歡、會不會有人買,那時候腦中充滿想法,什麼都想嘗試。現在的心態不一樣了,我變得更沉穩,只要甜點能誠實地表達我想傳達的內容,客人通常都能接受,也願意嘗試。隨著品牌累積出自己的經典品項,也建立了識別度,我發現不需要靠「一直變」去吸引注意,而是能在原本的基礎上,慢慢地做出新的東西。
 
我的靈感來自生活、來自食材,也來自和國內外供應商的交流,創作的方式也和以前不同。我選擇從食材出發,比如遇到當季的無花果,我會去想,要選哪個品種、什麼產地,並思考它的風味會帶來什麼差異,最後可能做成塔、餅乾,或果醬。這種思路不是透過「填空」的方式去完成,而是讓作品真正貼近食材的特性。雖然偶爾會感覺到推出新品的壓力,但那同時也是推動我繼續創作的力量,變化不是刻意追求,而是隨著時間、經驗和環境,自然而然地發生。
eyecandle - 凱文:我一直把品牌視為一件與人有關的作品,它是有生命的,也因此會不斷自然地發生變化——像是跟合夥人、同事之間的互動,都會帶來影響。面對變化,我傾向主動去調整與引導,總比被迫改變來得好。當然,有時候難免遇到瓶頸,這時我反而會選擇「先放著」,去做點別的事情,很多時候,只要轉個彎、換個角度,問題就會自己解開。
參展品牌&圖片來源 / Jun616xteenObjects Ark移動的鍋子Eyecandle
文字 / 薇伊
Continue reading...
訂閱我們的美好生活提案 — 每月編輯部的精選文章 let’s chat! chat!
Nice to meet you!
按下訂閱鍵即代表同意使用者條款與隱私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