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ial

鶴式美感運動—跳脫社會框架,有感才是真正的美!

Profile

鶴式美感運動—跳脫社會框架,有感才是真正的美!

花了15年的時間才知道美的輪廓究竟是什麼
美感馬拉松運動來到第27場,在南美館一片純白的場域,一群衣著素白的聽眾陸續到場,等待一場無法預料內容的講座課程。「美感」究竟為何重要到一連開設30場的專場分享?
正當問題一個接著一個浮出腦海,主講人陳易鶴Van一語點出推動美感教育的目的,「其實就是要教大家怎麼生活啦」,似懂非懂的主題,吊盡聽眾胃口,整場講座持續2小時,不但熱度不減,反而持續升溫,一雙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沒有任何人想要睡覺!
美感馬拉松運動發起人是好氏研究室的創意總監—陳易鶴 Van(以下統稱為小鶴),從陳列設計到Branding,各大知名品牌都是他的合作對象,系列教學也早已成為工作中的一大部分。美感教育的最初便是藉由這些教學經驗發覺大眾對於品牌經營的核心問題,進而花了兩年時間,研擬一套8小時的專屬課程。
書籍《美感努力運動》
去年更出版了書籍《美感努力運動》,同步透過文字紀錄傳達美感體悟,往大眾生活圈邁進一步;疫情期間免費開設30場美感馬拉松運動,一方面讓有心學習的人都有機會參與,一方面也期待為大家的生活提供一股重新開始的力量。

對於小鶴的印象因為美感的標籤而產生莫名的距離感,但萬萬沒想到本人幽默直白的性格讓整場對談不僅有趣,更讓我們對美感有了別開生面的認識。撇除美學標籤,小鶴形容自己更像一個「觀察家」,從人到整體社會現況,透過細微的感受變化,將複雜的形式概論,轉譯為言簡意賅的措辭語彙,帶領大家輕鬆入門美感這項隱學。
形式只是提供感覺的方法而非美感
美感教育至今已邁入第6年,小鶴笑說這一切其實都是被客戶逼出來的!不管是過去的陳列教學、品牌課程等,上到最後發現大多數的人都拘泥於形式,而少了自我內容的形式就會變成空虛,其實這正是「缺乏美感」的緣故。然而,人們討論的美多數都以社會框架內的形式美為依據,像是去什麼場合穿什麼衣服、野餐時就該有什麼樣的佈置等等,小鶴強調:這些形式只是提供感覺的途徑,若能從社會框架外去體會,真正的美來自對事物的「感覺」,當你對任何事都很有感覺,自然不會有美醜的判斷。
培養美感的真正關鍵來自消費
我們總認為培養美感需要花大錢或是擁有特定條件,但小鶴不斷想強調的美僅需要我們拉高視野,換個角度感受生活。從最基本的消費說起,我們透過消費學習並成長美感,但可惜的是,多數人追求折扣與便利,而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什麼都買一點,久而久之無感消費重複循環,更不會懂得珍惜。購買行為誘發感性進而內化產生美感,若能多一份謹慎,選擇真正在乎的物品,除了培養惜物精神外,同時也讓有感消費真正提升對於美的感性感受。
用想像追求你所想要的生活美學
小鶴的美感由1/3的靈性科學、1/3心理學及1/3生活觀察所組成,有感體驗是隱含其中最重要的成份比例,當你對任何地方都很有感覺,哪裡都能使你舒服放鬆,甚至願意花上一整天的時間待在同一處空間。達到如此美的狀態有時還需要點綴一些「自我想像」,小鶴分享:若是想像自己在京都生活,當你達到預設的目標,自然會追求更高階的美感層次。初學者不妨從整理自己的房間開始,如果連別人看不見的地方你也願意花心思整理佈置,你就已經達到美感最重要的第一步了!
世代的美感需要時間自然融合發酵
一問一答的對話過程,間接打通了自我美感的任督二脈,對於未來的生活也有了更明確的想像,只是反觀台灣整體現況,美感進步的速度緩慢,小鶴解釋其中的原因就在於台灣經濟社會結構的主導者仍落在60-70歲的族群,這個年代的人以生存為生活目標,要讓他們學會感覺並不容易。此外,各世代所流行的美也不盡相同,當美感教育加入時間元素,改變似乎顯得更加困難。「過去我也曾對追求潮牌風格的穿著感到疑惑,但當我試著穿得跟他們一樣,我才真正體會到如果我沒有花時間去習慣不同的美,這些美絕對不會融在一起的」,小鶴說道。美感來自於人,無關政治與國家,需要時間自然融合發酵也需要個人多方嘗試!
美感的終極盡頭沒有任何的美醜判斷
美感馬拉松來到第27場,我好奇地問小鶴推動美感教育至今的心情是否依然跟當初一樣?他笑笑地回答:自己反而在這場馬拉松運動中找到了另一個開始的熱情!從設計到branding,小鶴花了15年的時間才知道美的輪廓究竟是什麼,聽眾往往也需要一些時間消化理解,但在今天這場白色盛宴中,QA時間一路長達1個小時,與其說是演講,更像是場有趣的研討會。活動尾聲,也讓我想起與小鶴對談的最後一個問題:「如果美感教育真的是一場馬拉松運動,你覺得成功的盡頭會是什麼時候?」小鶴堅定地回覆:「當這個世界不再有美醜判斷的時候」,擺脫美醜標籤,一切只關乎於趣味。也許台灣的美感教育將會是條漫漫長路,但只要我們不斷往前,就會有越來越多人接力,我們也才能跑得越久越遠,直到美變成稀鬆平常的生活模樣。
好氏研究室(官網 / FB粉絲專頁 / Instagram
Continue reading...
訂閱我們的美好生活提案 — 每月編輯部的精選文章 let’s chat! chat!
Nice to meet you!
按下訂閱鍵即代表同意使用者條款與隱私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