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ial

第二輯:室友

Column

第二輯:室友

「 獨食就是一種失敗的表現!」
「 妳覺得我一個人出去吃宵夜很奇怪嗎?」 問了剛跟媽媽吃完飯,才踏進家門的室友,「 超級!」她回答。斟酌了一下,比起被盯著看的尷尬,零下10度的年糕辣雞鍋,吃完還能吃鍋巴炒飯!怎麼想都很幸福,我還是拿著外套出門了。才走下樓梯,室友馬上就追了上來「 我會被你煩死!大家都會覺得你是奇怪的人。」我問她:妳從小到大都沒有獨食過? 「 有啊 !在荷蘭唸書的時候,但在韓國真的不行。」她認真的想勸退我。
從幼稚園開始,韓國人的人生就堅守著「 團體生活最棒 」的規則,能夠融入大環境,比擁有自己的喜好還要重要!
 
唸書時的同儕壓力,就算不想喝巧克力口味的牛奶,但好朋友都訂了,只能一起結帳!念大學時,故鄉在釜山的同學,也會在春遊時,跟著朋友去排明明知道不好吃的網紅店。上班時,冷到爆炸的冬天,前輩選了生魚片店聚餐,也只能硬著頭皮去。更不用說那些跟風日常,街上的羽絨外套幾乎都是同一個款式,女生的妝容、髮型也都是同一個模板,有陣子很流行的可愛小豬鼻型,更是江南造顏廠的熱銷單品。
 
緊密的團體生活,其實跟長幼有序的社會結構相關,社會裡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 一個人在便利商店吃泡麵與三角飯糰,是低階的象徵。能夠帶一群人一起吃烤肉,則是成功的表現。」在韓國吃飯很不流行AA制,總是年上要負責結帳,以前我都覺得抱歉,後來跟年下一起出門時,才發現是我多慮了!「如果前輩沒有錢呢?」 那就一個人吃便利商店吧!
近年來隨著結婚率下降,獨身風氣高漲,許多企業開始推廣「一人份」的概念,從冷凍食品到個人套餐,而政府也在這個現象上,推出了配套的相關政策「 國家陪你吃飯!」在社區裡,推出共食的服務,讓居民能在一餐飯的時間內,找到人與人交流的溫暖,而不必活在社會階級的框架中,也不用看人家臉色,可以好好吃飯,提升居民間彼此關懷,最長遠的目標是,降低居高不下的自殺率。
 
概念有點像台灣的社區老人同樂會一樣,很可惜使用的人並不多,比起政府的美意「 我們一起幸福的吃飯吧!」在許多被迫獨食的人眼裡,更像是一起浸泡在悲慘裡的酷刑時刻,「老實說,你看過穿搭得宜、成功樣子的人獨食嗎? 都是一些底層勞工或是看起來邊緣的人一個人吃飯!」因為室友的一句話,才發現,比起看似完整又貼心的政策,似乎更需要改變對於獨食這件事的觀點「人們選擇享受獨食的個人時光,而不是強迫幸福的群聚悲傷。」
討論獨食、享受獨食、推廣獨食 ,隨著觀光客越來越多,必須公平的說,比起 2016 剛到首爾時,7年間,獨食真的有大躍進的感覺,從一開始只能吃美式連鎖餐飲,到現在有許多韓食堂、烤肉店會在門口用中英文寫下「 one person ok! 一人吃可以!」這種讓外國人充滿 「為什麼不可以?」的疑惑標語。 
一月的首爾,吃著小巷內部隊鍋的我們,看著推門進來的女孩,用著有點讓人心疼的語氣說「 不好意思,我只有一個人!」下午的時間,餐廳空位很多,阿姨有點不耐煩的讓她隨便找個位置坐,回頭就跟廚房的人說 「怎麼會有一個人來吃的?」 看著女孩默默戴上耳機,靜靜的等著部隊鍋給她溫暖。
全文攝影&文字 /  Summer.Z
March 2024
Continue reading...
訂閱我們的美好生活提案 — 每月編輯部的精選文章 let’s chat! chat!
Nice to meet you!
按下訂閱鍵即代表同意使用者條款與隱私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