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ial

為什麼來到新疆伊犁:我與哈薩克家人的相遇

Column

為什麼來到新疆伊犁:我與哈薩克家人的相遇

從一個人的旅行,變成遊牧家庭的一份子
第一次來新疆是 2018 年的事情了,是我送給自己的大學畢業禮物。那時候的起心動念很簡單:我喜歡牛和馬這種大動物,想去一個隨處都能見到牠們的地方!而這趟把大學打工存款用盡的旅行,深深影響了後面幾年的我。
與新疆的初次見面
14天如做夢般的旅程,我走進戈壁沙漠、草原森林、高山上如汪洋般的湖泊;我在伊寧市的老城區和維吾爾奶奶相視而笑、在路邊上的氈房喝到一碗哈薩克婦人遞給我的奶茶、在白樺樹林裡騎上圖瓦人叔叔的白馬⋯⋯多樣的地貌和不同文化的民族,讓我第一次意識到這個世界真的好大。
那趟旅行結束後回到台灣,我和同年齡的朋友一樣,成為努力在職場成長的上班族,心裡卻總是惦記著新疆,想著未來有一天,我要自己一個人再到新疆深度旅行。
離職旅居的契機
終於等到 2023 年夏天,我跟公司請了兩個禮拜的長假,獨自飛往新疆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那個被草原森林覆蓋、保有哈薩克遊牧文化、五年前最讓我念念不忘的地方。

這次我把所有的時間留給伊犁,還在草原上結交了幾個哈薩克族朋友,旅行結束後心裡依然掛念著新疆的總總⋯⋯就跟五年前一樣,於是在秋天和冬天,我又各飛了一次。我慢慢發現,十幾天的旅行對我來說已經不夠了。我想脫離旅人的身份,深入了解有幾百年歷史卻逐漸消失的遊牧文化、記錄他們在草原上一年四季的故事,並且把這些故事說給不知道的人聽。
「我知道很瘋狂,但是我想到伊犁生活一段時間看看。」跟老闆提離職那天,我是這樣跟他說的。2024 年 5 月 20 號,我帶著一年份的行李抵達伊犁,打算在城裡租房、利用空閒時間去尋找更多草原秘境,一步一步安排自己的旅居生活。

沒想到所有的計畫,都在遇見木拉提以後變得不一樣了。
遇見木拉提
旅居新疆的第三天,我在一個哈薩克族聚集的村子裡,尋找能載我到深山夏牧場的摩托車司機。聽說這時候夏牧場開滿黃色野花,而且因為路途遙遠,那裡一個遊客都沒有,讓我很想上去看一看。

「就是妳想去夏牧場嗎?」

在村子裡等了一小時,一台黑色擋車出現在我面前。騎車的人身穿黑色外套、戴著防曬面罩、把鴨舌帽壓的低低的,用帶有濃濃哈薩克口音的漢語喊著我上車。
我不知道他是誰、也不知道所謂的深山夏牧場到底在哪裡,憑著以前對哈薩克人純樸的印象,鼓起勇氣坐上機車後座。他載我一路往上,離開村子之後是整路的泥土石子路,數不清的坑洞讓摩托車顛得厲害,我使勁抓著坐墊,感覺早上吃的包子奶茶都要震出來了!

遙遙晃晃的穿過森林小溪,一小時以後我們停在一片長滿野花、周圍有好幾座哈薩克小木屋、能望向遠方草原的山坡上。「啊——!」我忍不住驚呼,雖然天空陰陰的,但這裡依然是我在伊犁到過最美的地方。

「妳打算在這裡待多久?」一路上都沒說話的摩托車司機終於開口了。
「這裡太美了!等我兩小時可以嗎?」
「嗯。」他點點頭,嘴裡叼著菸。
跟一個陌生人坐在草原上實在有點尷尬,我摘了幾朵野花,拿起相機隨處走走拍照,還是很難想像這麼原始美麗的地方是真實存在的。
過了好一陣子,摩托車司機又朝我走來,他好奇我為什麼自己一個人旅行,於是我和他分享了離職旅居的故事,一聊就是半小時過去。他很驚訝我已經來了新疆這麼多次,也對於我喜歡哈薩克遊牧文化這件事感到不可思議。

「要不要去我們冬窩子喝茶?」他摘下防曬面罩看著我,「我爸跟大嫂都在家。」

對人的防備心抵擋不過對哈薩克族的好奇心,我答應他的邀請,又坐上摩托車往山坡下前進。二十分鐘後我們來到一間屋頂長滿草的木屋,屋裡有濃濃的奶香味、五顏六色的掛毯和棉被,還有一隻想喝奶的小羊。大嫂倒了一碗鹹奶茶給我,熱呼呼的奶茶配著饢和奶皮子,正是我在書裡讀到的味道。
爸爸和大嫂不太會說漢語,我們透過摩托車司機的翻譯簡單聊了幾句,可以深切感受到來自兩個不同世界的人對彼此都充滿好奇,我也是這時候才知道這個哈薩克男人的名字叫木拉提。他跟我說,如果我不在意這裡沒有訊號、不在意生活條件比較辛苦,可以在這個家住一晚,沒想到我一待就是四天。

在與世隔絕的冬牧場裡,我跟大嫂學習擠牛奶、和木拉提去抓馬、在夕陽時分和大哥一起數羊,我們在正午的太陽下幫馬兒打馬蹄鐵,也在下著雨的寒冷清晨到羊圈餵羊吃藥。最喜歡每天晚上大家忙完,回到小木屋吃飯聊天的時光,即使語言不是完全通,但彼此的快樂都是真實的。

「妳的哈薩克語名字是:哈爾勒哈希。」
「為什麼啊?」
「哈爾勒哈希,在哈薩克語裡是燕子的意思。每年五月都會有兩隻燕子從南方飛來我們家,而妳是第三隻!」木拉提笑著對我說。
那次離開他們家以後,木拉提說家裡變得很安靜,每個人都希望我回去;我也覺得心裡好空虛,很想念在山上和他們生活的日子。漸漸的,這片牧場成為我在新疆的家,沒事的時候我就上山,身份也從客人轉換成家裡的一份子,參與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
木拉提的爸爸總是跟別人說,他是我的新疆爸爸、我是他的台灣女兒。我何其有幸,能在離家 5000 公里遠的地方遇見你們。
全文攝影&文字 /  Winnie (圓圓) 
June 2025
Continue reading...
訂閱我們的美好生活提案 — 每月編輯部的精選文章 let’s chat! chat!
Nice to meet you!
按下訂閱鍵即代表同意使用者條款與隱私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