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舊穀倉翻轉簡約靜謐宅,回歸生活本質

2025.07
Belgium, 6,025 miles from Taiwan
舊穀倉翻轉簡約靜謐宅,回歸生活本質
老建築改造不只是保留結構,更是一種重新思考「如何居住」的設計過程。這座位於比利時東部 Maarkedal 的住宅,前身是一棟穀倉,設計師 Anne-Cathérine Ramboux 沒有大幅改變其原始結構,而是透過材質與比例的運用,讓空間既保留樸質感,也更能符合現代生活型態。
原木結構,串聯空間語彙
走進改造後的空間會發現,全室以木構造為核心設計語言,原木樑柱貫穿整體空間,裸露木樑加上保留舊穀倉斜屋頂結構,成為這個家最醒目搶眼的焦點。從天花、家具到櫥櫃皆可見天然木材的紋理,不僅形成一致視覺,也營造溫暖沉穩的氛圍,甚至於木樑也特意以粗獷未修飾的質地,呼應空間回歸自然、簡約真實的設計理念。牆面則採用淺米白石灰塗料,與木構形成質感對比,搭配花崗岩廚房檯面與壁爐,平衡空間冷暖層次。 
開放廳區的一側,眼角餘光令人感受到光澤的閃耀,吧檯立面以節奏感強烈的金屬磚鋪排構成立面,巧妙與圓木桌腳造型相互呼應。在這裡,家具皆挑選具設計感但體積輕盈的作品,例如 Carl Hansen & Søn 的 PK1 餐椅,採用金屬與編織材質混搭;實木圓桌則強化手感,整體空間透過原始與精緻的交錯對比,建立出簡潔卻充滿細節的居住語彙。
光線與比例的平衡設計
除了材質與空間配置期望打造實用富有質感的生活場域之外,設計師更運用光線策略,讓空間在不同時段展現自然節奏,像是白天透過大面窗引入自然光,傍晚則以線型吊燈、壁燈與間接照明營造層次光感。 
尤其是吊燈特別選用纖細造型與簡潔比例,既點亮場域,也避免遮擋視線,使空間保持通透與靜謐。此外,挑高屋頂一方面放大了垂直尺度,亦使光影變化更加豐富;壁爐則採內嵌式設計,簡約而內斂,成為靜默聚焦的核心。從材質選擇到光線安排,每一個設計細節都強調「剛剛好」的平衡感,讓居住者在簡約中找到恰如其分的舒適與專注。
設計 / AC Ramboux
攝影 / CAFEINE.BE
Continue reading...
訂閱我們的美好生活提案 — 每月編輯部的精選文章 let’s chat! chat!
Nice to meet you!
按下訂閱鍵即代表同意使用者條款與隱私宣告